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始建于1953年,是华中科技大学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
学院现设有8个系,拥有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信息化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个国家级研究平台;学院现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点和10个硕士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博士研究生450余人。近十年来,学院先后孵化出2个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衍生出以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一批面向地区经济进步服务的技术转化平台。
现在,学院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及年轻人学者11人、国家杰出年轻人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及年轻人首席科学家共4人、863专家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年轻人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新世纪出色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6人、出色年轻人科学基金获奖者3人。
近十年来,学院承担并完成的国家和企业科研项目千余项,科研经费连续维持华中科技大学前茅; 2002年,在全国重点学科评审中,学院的机械制造及智能化和机械设计及理论两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其中机械制造及智能化在全国重点学科评审中名列第一;2003年,学院的机械电子工程学科被评为湖北重点学科;2007年,机械电子工程增选为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智能化第三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被首批列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012年,机械工程一级学科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第三轮学科评估,排名并列第一;2016年,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
机器人研究院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院旨在推进我校机器人研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更好地服务地方和国家经济建设。现在研究院挂靠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机器人研究院汇聚了熊有伦院士、丁汉院士、熊蔡华教授等一批机器人范围著名专家,形成了以院士为核心,以一批国家杰出年轻人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人才队伍,主持了一批973计划项目和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在机器人范围获得了系列有要紧影响的标志性成就。
机器人研究院将聚焦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智能驾驶与自主系统、人体模型与人机系统等研究方向,积极拓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拓展机器人研究新方向,力争在机器人基础理论与重点技术范围获得具备国际影响力的要紧研究成就。机器人研究院的成立将成为我校汇聚国内外机器人高档人才基地,机器人理论与技术的革新研究基地,机器人范围高档人才的培养基地。
具体招聘信息
华中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院熊有伦院士、丁汉院士团队拟在下列研究方向招聘教师与博士后。
1、研究方向
1. 人体运动行为认知
3. 人肢体运动功能重建、修复和增强理论与办法
2. 人-机自然交互理论与办法
3. 穿着打扮式机器人系统设计理论与办法
2、面试条件
1. 具备博士学位。具备数学、力学、物理、控制、生物或医学范围坚实的理论基础或应用研发能力,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高于3篇高水平研究论文。
2. 具备浓厚的科学研究兴趣和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3. 申请人的研究方向与上述方向相同或相似。
3、职位待遇
1.教师职位职员聘任后,签订华中科技大学教师聘用合同,享受具备相当吸引力的教师待遇,根据学校文件给予安家费和启动费,特殊人才可另外给予支持,支持出色者申报国家各类年轻人人才计划;博士后职位职员聘任后,除享受正式教师的子女入学、公费医疗或社会保险等福利待遇外,研究院另外依据实质工作状况给予每月补助和年终奖励,年薪18万以上。博士后期间成绩出色者可竞聘正式教师职位。
2. 研究院提供好的科研环境,创造好的个人进步平台,并鼓励结合研究院的进步创立新的研究方向,申报和参与国家及省部级基金等研究课题,支持出国访问交流。
对于特别出色的面试者,职位待遇可以面议。
4、面试方法
有意者请将以下材料电子版发送至邮箱:,邮件主题请注明机器人研究院职位面试。
1. 个人简历。
2. 主要学术成绩介绍、主要研究成就证明材料。
3. 个人工作计划及预期目的。
联系人:陈文斌
电子邮箱:
单位地址:武汉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邮编:430074
5、团队主要成员
熊有伦、丁汉、李国民教授、熊蔡华教授。
注:本招聘信息长期有效
原标题:华中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院招聘教师与博士后
2019年4月1日
文章来源:?s=/Info/index/id/17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