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忘记的屈辱》教材
教学设计是教师的一项技能。在教师资格面试前的备课阶段,写作一篇水平较高的教材是试讲成功的一项要紧影响原因。不少考生对于怎么样写教材一直非常头疼,教学目的到底怎么样拟定,教学重难题怎么样定位,教学办法怎么样选择,教学过程怎么样设计这一系列的问题的确都需要考生认真考虑和筹备。今天,中公教育为大伙筹备了一篇关于《不可以忘记的屈辱》的完整教材范例,期望可以为各位考生的考试前备考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1、教学目的
1.领会中国过去山河破碎、家园被劫、人民受辱的悲惨命。
2.掌握采集整理历史资料,掌握从日常去学习和知道历史的办法。
3.了解近代中国曾遭受过列强的侵略和凌辱,山河破碎。
4.了解外国列强曾在中国烧杀抢掠,残害生命,犯下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
2、教学重难题
【重点】
了解近代中国曾遭受过列强的侵略和凌辱,山河破碎;了解外国列强曾在中国烧杀抢掠,残害生命,犯下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
【难题】
领会中国过去山河破碎、家园被劫、人民受辱的悲惨命。
3、教学办法
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搜集材料法
4、教学过程
环节1、新课导入
运用谈话法进行导入。
导入实录:同学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大家的祖国拥有过辉煌,也历程了屈辱;享受过和平安宁,也有过英勇的反抗。今天就让大家走进这段历史,去重温,去铭记。
环节2、新课讲授
1.破碎的山河
组织学生课下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关于香港的历史。
课上请同学们阅读教程的三幅地图
地图分别为1985年、1998年、2002年香港、澳门的名字变化
引导学生考虑: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感悟到什么?让学生通过读地图,将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从变化中认识和知道中国曾遭受列强侵略的那段苦难史。
播放七子之歌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诗歌中你发现了什么,感觉到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诗中描述的七处失地: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并侧重引导学生体验失去国土的屈辱和愤慨。
教师展示背景常识,引导学生讨论从1842年到1945年一百年间侵略中国的国家都有什么,这类国家都侵略了中国什么地方。
学生说出已知的常识后,教师进行补充。师生合作,制作出以下表格。通过这项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这一百年间中国曾遭受过列强的侵略和凌辱,山河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