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资格考试网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动态 > 正文

初中音乐《金蛇狂舞》教学设计

点击数:376 发布时间:2025-09-01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初中音乐《金蛇狂舞》教学设计

1、教学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聆听《金蛇狂舞》,感受、体验其热闹、活泼的音乐情绪,通过演唱领会江南人民赛龙船的热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

【过程与办法】

在感受、体验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认识聂耳,了解这位革命音乐家的伟大贡献。小组合作学习作品的创作特征。

【常识与技能】

带感情地哼唱作品,领会作品情感,认识作品创作手法。

2、教学重难题

【重点】

领会作品的情感,认识知道聂耳及其作品。

【难题】

探讨作品创作手法。

3、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

4、教学过程

创景导入

学生跟伴随《金蛇狂舞》热闹欢庆的音乐步入教室。教师提问问题。

1.这段音乐会联想到哪种画面?

2.作品的名字与作曲者?

新课教授

1.聂耳生平

学生通过知识和课下的采集简单介绍聂耳生平,教师做总结。

聂耳自幼喜欢音乐,从小就表现出对音乐特有些兴趣和超人的才能。他有极高的音乐天分,特别是音乐听觉和音乐记忆力方面。聂耳的童年是在喜欢民歌的妈妈的影响下和云南丰富而又优美的民间音乐和戏曲的熏陶中度过的。他的不少音乐作品中都有民间音乐曲调的运用,譬如《金蛇狂舞》。

2.赏析作品

第三播放《金蛇狂舞》,通过赏析和察看乐谱,学生划分乐段,教师做总结。

全曲由三段构成循环结构。此曲是聂耳在1934年依据民间器乐曲牌《倒八板》整理改编并亲自指挥录成唱片的。

3.哼唱旋律

教师弹奏钢琴,学生哼唱乐谱。循环进行演唱,最初速度稍慢,第一遍过后速度渐渐加快,直到学生熟练作品旋律。

分两组进行对唱游戏,第一组哼唱第一乐段乐谱,第二组哼唱第二乐段乐谱,第三乐段开始两组交替演唱,每一组只哼唱一小节旋律。

教师弹奏钢琴伴奏,两组学生转换方向对坐,开始对唱。

通过对唱和讨论总结作品创作特征。作品有种上下对答呼应的感觉,特别在第三乐段感觉更深,而且第三乐段越往后演唱每小节结构越短小,句幅逐层缩减,这种写作办法叫做螺蛳结顶,这种办法在中国民间音乐创作中会常常用到。

4.带入感情

作品步伐欢快,而且运用了问答的情感方法,在演唱时,问的部分力度稍强一些,答的部分力度稍弱一些,形成鲜明的对比。整体速度稍快些,如此基本上就能把作品的整体情感表现出来。

教师弹奏,学生带入感情表演。

活动拓展

学生讨论聂耳的其它作品,其中有《毕业歌》《梅娘曲》《铁蹄下的歌女》《卖报歌》等,但有一首歌曲绝不可以忽略,就是中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全班模拟升旗仪式,边唱边行升旗礼。

小结作业

师: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出现了不少革命烈士,在音乐范围同样人才辈出,他们面对着当时中国所处的情景,谱写出了很多感人出色的音乐作品。下节课大家以人民革命音乐家为主题召开一次音乐赏听会,同学们在课下整理文本及音响资料,下节课推荐。

5、板书设计

初中音乐《金蛇狂舞》教学设计

h3扫码 关注公众号jiaoshi688,

h3回复我要过面试下载试讲教材(含音频)+答辩+结构化资料

初中音乐《金蛇狂舞》教学设计

中公教育分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赏析,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能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法律责任。

中国教师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官网,为您提供2025年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与科目,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服务。

Copyright(c)2018-2025 中国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s://www.fugcbb.com/)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127099号

中国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s://www.fugcbb.com/) 版权所有